中国积极应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污染威胁
CN03女性网
2012-10-26 18:30:33
搜狐
浏览()
新华网武汉10月26日电(记者 熊金超 袁志国)在离高家沟村不远的低坡上,一片郁郁葱葱的美人蕉格外醒目。美丽的风景下面,通过地下管网收集的村庄生活污水,由美人蕉发达的根系,分解其中的氮、磷等污染物。
“这是当地政府正广泛推广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湖北省丹江口市环保局副局长魏庆九介绍说,污水自流到这一系统后,先经过调节池、沉沙池、厌氧池进行预处理,再由美人蕉、菖蒲等植物的根系分解污水中有害物质。这种“轻巧”的水污染处理方式,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人口散居带来的污染威胁。
高家沟村地处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与此类似的人工湿地在水源地湖北境内达283个。为缓解中国北方多个省市的水资源短缺,中国当前正在加紧建设南水北调这个世界最大的跨流域生态调水工程。
这项工程分为东线和中线,为确保水质能够达到调水要求,根据中国政府的规划编制,需要重点进行水污染防治的中线水源地区域包括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的汉江流域,涉及河南、湖北、陕西三省的43个县市区,区域内人口为1500万人。
2006年,国务院13个部门和鄂豫陕三省确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开始共同应对水源区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
环保部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为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湖北、河南和陕西三省在丹江口水库上游关停造纸、化工、制药、酿造、电镀、矿产加工等重污染企业1000多家。同时,中国还在这一区域投资60.9亿元,防治水质污染和防止水土流失,并先后建设污水处理厂18个,...
【 责任编辑:cai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