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驴妈妈旅游网, 昨天中午,离开江苏常熟市前,朋友带我游玩了沙家浜,还品尝了阳澄湖大闸蟹。过去,提起沙家浜才知道阳澄湖;如今,一提阳澄湖,立刻想到了大闸蟹。沙家浜为何?在哪?现在的年轻人,十个问他,九个不知。相反,像我这样50多岁的人,谁不会哼两句?尤其是京剧《沙家浜》的经典唱段“智斗”,至今我都不忘——
胡传魁:想当初,
老子的队伍才开张
拢共才有十几个人
七八条枪
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
多亏了阿庆阿庆嫂
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
她那里提壶续水
面不改色无事一样
骗走了东洋军
我才躲过大难一场
似这样
救命之恩终生难忘
俺胡传魁某讲义气
终当报偿
阿庆嫂:刁德一德一有什么鬼心肠
胡传魁:这小刁德一,一点面子也不讲
阿庆嫂: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
刁德一:她态度不卑又不亢
阿庆嫂: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胡传魁:刁德一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样
阿庆嫂: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刁德一: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访
阿庆嫂: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
刁德一:适才听得司令讲
阿庆嫂真是不寻常
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
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
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
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阿庆嫂:参谋长休要谬夸奖
舍己救人不敢当
开茶馆,盼兴旺
江湖义气第一桩
司令常来又常往
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
也是司令的洪福广
方能遇难又呈祥
刁德一:新四军久在沙家浜
这棵大树有阴凉
你与他们长来往
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
……
《
沙家浜》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出京剧,被列为样板戏、红色经典之一。而
北京的京剧《沙家浜》的前身是沪剧《芦荡火种》,故事讲的是1939年秋,由叶飞率领的新四军第六军团为主的抗日义勇军离开苏常地区后,因伤势太重无法撤离的数十名伤病员面对日伪顽匪相互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帮助下,不畏艰险,重建武装、坚持抗日的英勇事迹。
沙家浜旅游的芦苇荡风景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之一,一区占地1000多亩,已建成革命传统教育区、水生植物观赏区、红石民俗文化村、芦苇水陆迷宫、美食购物区等功能区域和竹林幽径、阡陌苇香、柳堤闻浪、隐湖问渔、双莲水暖等一批景点。
后来,以京剧《沙家浜》为主题的交响乐,由中央乐团创作演出,李德伦指挥,以音乐会方式呈现,是和京剧《沙家浜》并列的8个样板戏之一。2005年,许晴、陈道明、任程伟、刘金山、程前等主演的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沙家浜》,展现了全景式的沙家浜革命斗争历史故事。
2004年底,为了配合30集电视连续剧《沙家浜》的拍摄,投资1500多万元,建成了沙家浜水乡影视基地。恢复了沙家浜老街、刁德一宅大院、春来茶馆、江南小渔村等一批红色遗迹,进一步提升了红色旅游的承载能力,增强了红色景点的可看性和教育性。
(沙家浜http://www.lvmama.com/dest/shajiabang)
芦苇活动区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分水上和陆上芦苇迷宫两大区域,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构成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形态的水面或陆上芦苇区,形成一个个迷宫,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追寻野趣和体验新四军辗战芦苇荡情景的场所。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游完沙家浜即驱车上路,但响彻整个景区的京剧《沙家浜》唱腔,却依然回荡在我的耳旁……
【 责任编辑:zhaoshil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