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效阻断小儿麻痹症病毒传播
近期,小儿麻痹症病毒再受广泛关注。据了解,距离最近一次我国发生脊髓灰质炎疫情传播已有14个月,至此以后未再发现新的病例。而这说明了我国已有效阻断小儿麻痹症病毒传播,保持无脊灰状态。
记者日前从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截至2012年底,距离中国西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生输入性脊髓灰质炎疫情传播、最后一例病例发病已14个月,中国未再发生新的病例。这标志着中国各项防控措施达到预期效果,有效阻断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中国继续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中国疫情调查和应对行动将成为全球应对其他输入疫情的典范。
脊髓灰质炎又名小儿麻痹症,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瘫痪甚至死亡。脊髓灰质炎病毒可感染包括儿童及成人在内的所有人群,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
2011年7月,由于巴基斯坦疫情传入,中国新疆发生输入性脊髓灰质炎疫情,在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先后发生21例病例。这是中国自2000年证实无脊髓灰质炎后,首次发现这一疫情。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迅速采取免疫接种措施,使疫情得到控制。近期,经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中国继续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对此,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介绍说,通过对4300多万人次的免疫接种,疫情得到控制。
“在全国动员了各省的业务骨干,通过五轮次的强化免疫,把疫情控制住。经过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的脊髓灰质炎证实委员会认定,中国又...
【 责任编辑:cai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