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货畅销季合理储存防变质 小袋冷藏可避开致癌物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了食用油、肉制品、炒货坚果食品等28类产品的抽查情况,“东北纯”笨榨熟豆油、“八旗”大豆油、“鸿英”炒货老奶奶花生分别检出了超标的苯并(a)芘、黄曲霉毒素B1,均是强致癌性物质。坚果炒货是很多家庭必备的年货,如何避免购买到不合格的坚果炒货呢?
本报记者夏文本报漫画谢瑶
购买时一看二闻三少量
坚果对人体的好处不言而喻,不过,如果买到含有黄曲霉菌的产品可就得不偿失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指出,黄曲霉菌是一种容易在种子类食物中滋生的霉菌。黄曲霉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6℃-28℃,温度越高,黄曲霉菌生长越快。而一旦在28℃至33℃的温度,湿度在80%-100的环境中,黄曲霉菌很快能分泌毒素。这些霉菌还喜欢在果仁和含油的种子内生长,花生是最容易感染黄曲霉毒素的食品之一,此外,玉米、大米、小麦、豆类、坚果类、乳及乳制品等均有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可能。
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指出,在购买坚果和炒货时一定要掌握“一看二闻三少量”的原则,首先肉眼观察有无霉变,其次要闻闻有无霉味等异味,最后切记不要一次性大量购买。
此外,由于黄曲霉毒素多存在籽粒的表面,食用加工前,能够洗涤的,要充分搓揉淘洗,去除种子表面的毒素。
合理储存避免变质
除了购买时需要注意外,食物在家中的储存及食用习惯对远离黄曲霉毒素也非常重要,否则即使买到了合格的产品,过段时间食用时却成了危害健康的食品。
范志红提醒,除了要小心坚果里...
【 责任编辑:cai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