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是食品质量黑名单上的常客
CN03女性网
2013-01-09 10:09:02
人民网
浏览()
“苯并芘、黄曲霉毒素B1、糖精钠……”在国家质检总局日前通报的食用油、肉制品、炒货坚果食品等28类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情况中,这些物质又一次赫然在目。其实,提起上述物质,公众或许并不陌生,因为在有关部门发布的食品类质量报告黑名单上,总会有一些熟面孔,有的甚至可以说是经常上榜的“明星”。本报记者采访相关专家,从“黑名单”选取“明星”,为您一一起底。
A 苯并芘
【案例回放】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在官网上通报了食用油的质量监督抽查情况,食用油有11种存在过氧化值、酸价、苯并芘等不同项目上不合格的情况。其中吉林市天下粮仓工贸有限公司“东北纯”苯榨熟豆油(5L/桶)、黑龙江八旗粮油有限公司“八旗”大豆油(1.2L/桶),均发现了致癌物苯并芘超标,实测值是标准值的2-3倍。
去年10月下旬,韩国农心公司6款方便面调料包在韩国被检出苯并芘的事情,国家质检总局要求进口商召回其相关产品。经核实,尽管这几款涉事的食用油和方便面在省城没有销售,但苯并芘作为强致癌物屡被提及,消费者难掩心中疑虑。
【专家起底】
苯并芘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高活性间接性致癌物质。据太原市质检所食品科工程师赵利军介绍,苯并芘是强致癌物,在油炸、烧烤、烟熏、烘焙等食物中比较常见,特别是高蛋白质的油脂类食物,经过高温烤制或油炸,极易产生苯并芘。如果是食用油中苯并芘超标,可能是在炸油籽的过程中产生了苯并芘,或者是运输、保存过程中受热导致的。如果长期...
【 责任编辑:cai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