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厂的自来水,为何难避污染?
日前,一对研究饮用水水质的夫妇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因污染严重已“20年不喝自来水”。至2012年,中国自来水供给从水源地到水龙头,至少有5个政府部门、9部标准对水质作出了规定。然而,即便是出厂达标的自来水,也无法保证家中的水龙头流出的饮用水,是洁净安全的。
自中国第一个自来水厂在上海杨树浦投产,至今已有130年历史。在此期间,中国已建了成千上万个自来水厂,几乎涵盖了所有镇级以上的行政区域。根据2012年7月,中国人大网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公布,“十一五”期间,全国设市城市和县城公共供水日供水能力增加0.33亿立方米,管网长度增加22.21万公里。截至2010年底,全国城镇供水人口达6.3亿人,供水普及率达90.3%。
报告中同样指出,全国设市城市公共供水厂出厂水水样达标率为83.0%,设市城市和县城公共供水末梢水水样达标率为79.6%,合格率下降不足5%。然而,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则对媒体爆料称,中国多数城镇自来水由水厂流经管网到水龙头时,水质合格率约下降10%。
住建部在2002年、2003年曾调查数百城市的供水管网,发现管网质量普遍低劣,已不符国标的灰口铸铁管占50.80%,普通水泥管占13%,镀锌管等占6%。这三类低质管网主要铺设于上世纪70年代至2000年之间。通常说来,未做防腐处理的铸铁管道,使用年限超过5年时,其腐蚀、污垢将达到严重的程度。
根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供水管网大多处于寿命的临界点,部分城市老...
【 责任编辑:caiji 】